需求內外差異 銅價震蕩向上
本周銅價震蕩向上,海外在良好的經濟數據推動下領漲銅市,價格再次接近2月高點。不過國內消費恢復仍然緩慢,銅價上漲再次打斷去庫節奏,導致本周現貨結構進一步弱化,壓制跟漲節奏。不過海外供應干擾的消息進一步得到驗證,加上終端需求回升的基本格局,海內外供需差異不影響銅價上漲的基本趨勢,二季度銅價震蕩向上格局維持。
基本面,上周末公布的經濟數據較好,中國一季度GDP增長18.3%,季環比增長0.6%,兩年平均增長5%,固定資產投資季環比增長2.06%,兩年平均增長2.9%,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25.6%,兩年平均增長7.6%。3月工業增加值環比增長0.6%,兩年平均增長6.8%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4.2%,兩年平均增長6.3%。之前公布一季度金融數據顯示社融增量12.4%,這較去年同期的天量增速輕微放緩0.1個百分點,實際資金供應仍非常充足。整體來看,一季度各項實體經濟數據在去年低基數背景下取得巨大增幅,但兩年平均增長仍普遍低于疫情前水平。當前金融環境整體仍寬松,且月度環比增長呈現正常的季節性加速,二、三季度經濟環比繼續增長的判斷得到驗證。
美國方面,上周末公布的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86.5,較前值84.9大幅上升創一年新高,3月營建許可總婁也創了2006年以來新高,之前的個人收入數據也出現大漲,證明在拜登政府1.9萬億刺激計劃實施后,已經對提高收入,拉動消費起到明顯作用。由于美國消費占GDP的70%以上,消費增強將拉動新一輪經濟增長。此外連續兩周新申請失業金人數下降,也說明就業市場確實是持續恢復中的。另外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歐盟一季度經濟環比繼續衰退,負利率對支撐經濟至關重要,今年通脹上升是暫時的,目前不考慮收縮購債規模。其表態與美聯儲的表態完全一致,也說明各國央行對形勢的判斷一致。金融市場之前大肆炒作流動性提前收縮,但在最近已被迫進行修正,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本周回落到1.6%下方,加上風險偏好回升,美元指數持續下跌至91的一個月低位。從歷史表現看,在危機后央行大規模放水將國債收益率壓到極端低位后,往往隨著恐慌解除,收益率很快就離開極端低區,從長周期角度看是進入上升周期了,但回升過程仍是長期緩慢的,目前看可能進入休整期,需要等待一段時間,經濟數據等給出新的信號,才會進入新一輪反彈。當前1.6%左右的水平,仍然是三十年來長周期的底部,并不對資本市場構成明顯的壓力。
政策面,拜登宣布將在本月末提出將年收入100萬美元以上高收入人群的資本利得稅由目前的20%提高到近40%的議案,引發股市小小恐慌。分析師指出民主黨內部對如此激進的加稅可能都無法取得共識,而且民主黨只在議會占微弱多數,這一議案通過必然大打折扣。不過這也提醒市場拜登政府的加稅政策正漸行漸進。本周美國政府舉辦全球氣候峰會,拜登宣布將在2030年實現碳排放減半,另外共和黨提出5680億美元的基建計劃作為拜登計劃的替代,這一計劃聚焦于基建改善,不包含加稅。這可能意味著未來拜登政府的加稅受黨爭而拖延不決,但基建仍有望盡快推進,加上拜登的減排計劃,對銅鋁鋼材等消費利好。
另外美眾議院一個立法小組提出一個議案,規定如果OPEC聯合減產,美國將提出反壟斷調查,如果這一提案通過立法,意味著原油的長期定價邏輯將發生改變。當然這還只是一個提案,不會影響近期的油價走勢。近期原油受到疫情加重、中東地緣緊張、伊核協議恢復等眾多不確定性影響而波動不定,但在經濟恢復的大背景下仍維持偏強格局。
其實最近兩周全球疫情進一步惡化,世衛組織報告全球感染人數創了新高,本周又有日本宣布主要人口圈進入緊急狀態,印度感染人數單日達到恐怖的20萬人,更嚴重的是多重變異病毒導致本輪感染病人的癥狀要嚴重得多,出現了醫療系統崩潰和死亡人數大增的現象,多國切斷了與印度的航線,美國將全球大部分國家列為旅行高風險區。印度拒絕實施封城,資本市場也維持高風險偏好,但應該注意疫情持續惡化和擴散的可能。
整體來看,對流動性收縮的炒作暫停和強勁經濟數據令宏觀利多格局繼續強化。但注意美元指數已跌回到91一線,這里是今年前兩個月的成交密集區,技術上有強支撐,且歐洲疫情嚴重導致歐美經濟分化加劇,美元相對吸引力提高,美元可能結束下跌進入反彈期,對大宗商品有一定利空影響。
銅的現貨方面表現出內外需要的進一步分化。消息面,本周多家礦企公布一季度產量報告,其中BHP產量同比減少8%,安托法加斯塔產量同比減少5.7%,力拓產量同比減少9%,淡水河谷產量同比減少19%,而且礦山表示由于疫情加重,人員流動限制進一步收緊,二季度產量可能進一步受到影響。另外,BHP表示埃斯孔迪達礦現有勞資合同將于今年8月到期,6月開始新的勞資協議談判,在銅價上漲進入歷史高價區的背景之下,談判或許艱難,可能成為市場的炒作點。而海外需求強勁,倫敦和紐約庫存持續下降,倫敦注銷倉單本周增加到8萬噸,注銷倉單占比超過80%,暗示在低庫存、消費強勁的背景下大型持貨商積極運作庫存擠倉,對價格形成有力支撐。
國內方面,本周海關公布了3月主要進口數據,其中銅及銅材進口55萬噸,廢銅進口17萬噸,陽極銅進口9.9萬噸,銅精礦進口217萬噸,同比環比皆大增。這主要是因為2月南美因天氣原因發運延誤,導致3月進口集中到港。由于3月以來電解銅進口維持在400元左右,4月精銅進口將環比下降;海外需求回升、銅價急漲導致部分供貨商違約、船期緊張等原因造成4月廢銅進口環比下降;精礦加工費維持在極端低位,4、5月精礦到貨環比下降。整體來看,3月銅原料集中大量進口加上國產精銅增加導致去庫存緩慢,但4、5月進口環比減少,煉廠集中檢修也會讓國產精銅環比減少,供應壓力有所減輕。
國家電網宣布了今年的投資計劃額為4730億元,去年實際完成4600億元,由于今年銅鋁等主要原料價格大幅上漲,這意味著實際銅鋁需求遠低于去年水平。不過由于一季度電網訂單非常稀少,二季度隨著價格波動率變小,投資需求仍會逐步釋放,下游也反映訂單開始增加,來自電網、房地產和基建的線纜需求環比逐步回升的勢頭不變。但隨著銅價上一個新臺階,下游明顯畏高,價格結構進一步弱化,到周五進口虧損擴大到500元,現貨貼水150元,精廢桿價差2600元,意味著低氧桿消費疲弱,而無氧桿無法銷售只能繼續累庫。海內外的供需結構差異體現無疑。
整體而言,目前全球總庫存處于低位,海外升水,精礦供應緊張、消費持續回升等因素構成銅價主要邏輯,同時兩市持倉高企,資金推動力較強,價格上漲趨勢無疑,只是內外供需分化,導致國內嚴重弱勢結構,不支持銅價流暢上漲。結合技術形態,68000中期強支撐區,維持低位多頭,由于漲勢可能較為震蕩,結合現貨貼水變化,急升可換手。技術形態顯示價格上漲目標在2月高點上方。